《佛学与西学》
《佛学与西学》
孟晓路
目录
自序:走出西方中心论之四向度
绪论
0.1本论之渊源
0.1.1论东西学术比较研究之必要性
0.1.2本论之渊源:梁漱溟先生的开创性工作
0.1.3《三大学术规范》简介
0.1.4《七大缘起论》简介
0.1.5《形上学方法》简介
0.2本论基本结构简介
0.3皈敬颂及造论因缘
0.3.1皈敬颂
0.3.2造论因缘
1东西两种类型之形上学
1.1形上学之名
1.1.1楷定名义
1.1.2此学所包括之范围
1.1.3形上学之对象
1.1.4外延已扩展之形上学概念与原有意义上之形上学
1.1.5 形上学不等于本体论
1.2形上学之分为东西两种不同类型
1.2.1对象之同
1.2.2方法之异
1.2.3内容之异
1.2.4东西两种形上学之差别及其根源
1.2.5小结
1.3论西方形上学皆为语言形上学,中印形上学皆为性境形上学
1.3.1语言形上学之浅深二义
1.3.2论西学中宗教哲学并无明确区分之依据
1.3.2.1西学三大派
1.3.2.2理性派真善之混淆
1.3.2.3理性与科学和信仰的关系
1.3.3论西方形上学分为理性和神秘二型
1.3.4 论西方形上学二型皆属柏学
1.3.5论东方形上学诸家同为一型
1.3.6 论近现代反向格义之弊
1.3.7 近现代反向格义系统中将东型形上学格为西型,造成对东方学术之性质宗旨的根本误解
2 语言
2.1佛法的语言观
2.1.1语言在缘起中出现之位置
2.1.2语言之结构
2.1.2.1总说
2.1.2.2词义
2.1.2.3共相观之全部类型(七种)
2.1.2.4对于除6型外余六家之破斥
2.1.2.5语言及共相属不相应行法,乃一切存在等级中最虚假最幻的一类存在。
2.1.2.6关于“声”
2.1.2.7遣他之‘他’,何谓也?
2.1.3带质境、词类与实体观念
2.1.3.1带质境
2.1.3.2词类
2.1.3.3词类重新划分
2.1.13.4关于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
2.1.4语言参与俗谛世界之成立与构成
2.1.4.1何为俗谛世界
2.1.4.2语言既是俗谛世界之诠说者,又参与这个俗谛世界之构成
2.1.4.3语言参与俗谛世界之形成之深浅二层次
2.1.4.4语言参与俗谛世界之成立是遮蔽意义上的,而非根柢意义上的;是在消极的意义上,而非积极的意义上 2.1.4.5详论法士用法则的来源
2.1.4.6自由与必然的详细构成
2.1.4.7破法执可以得到神通自在的原理
2.1.4.8理性派的谬误
2.1.5关于语词矛盾(三种言说方式)
2.1.5.1语词矛盾
2.1.5.2俗谛言说
2.1.5.3两种态度
2.1.5.4佛法之不许语词矛盾之宗旨
2.1.5.5两种遮诠及三种言说方式
2.1.6语言诠说之准确度
2.1.6.1语言诠说不准有二途:谓声与义。
2.1.6.2总说
2.1.6.3妄见言说
妄见言说由词语构成,要确定命题能否诠准,首先要看词语能否诠准。所以我们来看这些词,看词能不能把义诠准?
甲、词义
2.1.6.4真实言说:词义和规则方面都是可以诠表准确的
2.1.6.5论西方后现代学术以为绝无普遍必然性,亦系西学语境下之似是而非的结论。西学所知之言说,全系妄言,西学所知之因果全系增上缘之缘起。于诠性境之真实言说及表性境间关系之亲因缘起根本未曾梦见故也。
2.1.7语言的功用
2.1.7.1 总说
2.1.7.2三量与二量关系
2.1.7.3语言的实践功用
2.1.7.4语言是一柄双刃剑
2.1.8语言所诠的范围
2.1.8.1总说
2.1.8.2分说
2.1.8.3破将语言之界限安于形上形下(现象与本体)之间
2.1.9专题:自由与必然
2.1.9.1自由必然学说之诸家概要
2.1.9.2站在佛法因果学说的角度对自由和必然的意思加以楷定
2.1.9.3缺乏正确的缘起学说和因果学说乃是西学在这个问题上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2.1.9.4自由的定与不定问题
2.2西学的语言观
2.2.1西学理性派与经验派之四型兼论认识论与缘起说之关系
2.2.2彻底客观型语言观:柏拉图
2.2.2.1 五种东西之秘传学说
2.2.2.2 种性与理念
2.2.2.3 破理念论
2.2.2.4理念论之创作根源
2.2.2.5理念论于西学中成为二千年来学术主流之共业根源
2.2.2.6总说
2.2.3康德
2.2.4休谟
3 量论
上学期内容概要及西方学术谱系图介绍
0.1《佛学与西学》研究的必要性
0.2上学期内容概述
0.3西方学术谱系图简述
0.3.1西方的哲学、科学、文艺皆起源于宗教
0.3.2希腊学术的结构
3.1佛法量论要略
3.1.1量论在整个佛法体系中之地位,兼论因明与量论的区别
3.1.2现量
3.1.3比量
3.1.4圣教量
3.1.5三量关系
3.1.6语言与量论
3.2佛法量论与西学认识论
3.2.1西学认识论诸型概说
3.2.2比量与演绎归纳
3.2.2.1分析与综合
3.2.2.2全称判断不成立
3.2.2.3再说三支
3.2.2.4破三段论
3.2.2.5破归纳法
3.2.2.6结论
3.2.3彻底经验派之认识论:以休谟为代表
3.2.4主情派之认识论
3.2.5 论佛法量论可将西学中视同水火之主知、主情二派之认识论一炉而治之
3.2.6专题:评彻底主情派——尼采之学
3.2.6.1略说——超人与圣人之区别
3.2.6.2详说——评尼采之形上学、量论及伦理学
3.2.7基督宗教认识论
3.2.7.1 圣教量
3.2.7.2正教灵修
3.2.7.3天主教灵修
3.2.7.4经院神学认识论
3.2.7.5总评基督宗教各派的量论
3.2.7.6补充三位一体说之圣灵
3.3本章总结
4缘起说
概述
0.1《佛学与西学》研究的必要性
0.2前三章概述
0.3本学期所讲内容提要
4.1法界五级
4.1.1中国学说
4.1.1.1太极图说之渊源
4.1.1.2太极图说科判及注
4.1.1.3周子后诸家对五级的理解
4.1.2印度学说
4.1.2.1大乘起信论
4.1.2.2婆罗门教的五级说
4.1.3中印五级说汇通
4.1.3.1中印之主流思想皆为法界五级说
4.1.3.2再论起信论之非伪书
4.1.3.3论理学家之排佛
4.1.4正教学说
4.1.4.1圣灵研究
4.1.4.2正教中本体缘起学说之四种类型
4.1.4.3三位一体说与自无创世说
4.1.4.4本质大能说
4.1.4.5依吾人之见解对三位一体说所做楷定之最后结论:
4.1.5七大缘起之五级
4.1.5.1七大缘起说乃五级说最精微之发挥、最圆满之表达
4.1.5.2七大缘起超胜其它五级说之处,兼对一些重大形上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4.2缘起说十一型
4.2.1框架
4.2.2缘起说十一种类型框架之概说
4.2.2.1缘起说三大类型之概说
4.2.2.2缘起论类型和方法论派别之关系
4.2.2.3与传统四分法的比较
4.3常见三型
4.3.1柏拉图
4.3.1.1缘起论框架
4.3.1.2《蒂迈欧篇》所示之创造过程
4.3.1.3申论
4.3.2普罗提诺
4.3.2.1缘起框架
4.3.2.2以上框架之概说
4.3.2.3对五级之全面现量描述(Ⅳ,3,17论灵魂问题的难点)
4.3.2.4普氏学和柏拉图的关系
4.3.2.5普氏学与正见五级的关系
4.3.3天主教
4.3.3.1天主教有关灵魂起源与归宿之说
4.3.3.2天主教三位一体上帝自无创世说与柏拉图、普罗提诺及正教本质大能说之比较
4.4存疑类:康德学说
4.4.1缘起类型:物自身+理性现象学(主观型语言创世说)
4.4.1.1框架
4.4.2灵魂学说
4.4.2.1理论理性(事实领域):灵魂断常不可知
4.4.2.2实践理性(价值领域):灵魂不朽须悬设!
4.4.3总评
4.5断见三型
4.5.1亚氏之学——断见之大宗
4.5.2普通唯心论
4.5.2.1框架
4.5.2.2概说
4.5.3唯物论
4.5.3.1框架
4.5.3.2概说
4.6总结
4.7立破
4.7.1立自宗
4.7.2破外教
4.7.2.1 天主教
4.7.2.2 康德
4.7.2.3 普通唯心论
4.7.2.4 唯物论
4.7.2.5总评
4.8从事上明有轮回及破断见
4.8.1佛法圣教
附录气脉明点与生死中阴
气脉明点
1 气脉明点简介
2心间明点结构研究
3中脉的位置问题
4气脉明点与七大缘起图融汇
5气脉明点与因缘
6气脉系统与神经系统
7诸识及各分在人身之位置
8气脉系统与缘起说
9气脉系统与外部世界的对应
生死中阴
1临终分解
2死有的光明
3 暂时离体外出
4中阴身的组织
5中阴身概况
6投生
7发育
4.8.2古人事实
4.8.3心灵学(超心理学)中之轮回事实
4.8.4史威登堡之学
4.8.5宿命通原理
4.8.6以无脑人之事实破大脑乃意识基础之说
5破科学
5.1论现代世界居统治地位之教,乃是科学教
5.1.1家与教:在野曰家,在朝曰教
5.1.2三种意欲与三种教法
5.1.3现代生活全面以物为中心
5.1.4科学之为现代世界之王官学
5.1.5现代化之本质即在科学化:科学之意识形态霸权,技术之范成现代生活(即现代社会之基本特征唯在于全面之科学化)。
5.1.6现代化之过程即以科学教全面取代传统正教之过程
5.1.7附论:后现代不足以当教。
5.1.8论科学教之两宗
5.1.9论科学教有体有用
5.1.10科学教与传统教法之比较:科学教,一个不成其为教之伪教与邪教!
5.1.11科学教当为目前人类所面临之严重危机负全面主要责任
5.1.1家与教
5.1.2三种意欲与三种教法
5.1.3现代生活全面以物为中心
5.1.4科学之为现代世界之王官学
5.1.5现代化之本质即在科学化:科学之意识形态霸权;技术之范成现代生活(即现代社会之特征在于全面科学化)。
5.1.6现代化之过程即以科学教全面取代传统正教之过程
5.1.7论后现代不足以当教
5.1.8论科学教之两宗
5.1.9论科学教有体有用
5.1.10科学教与传统教法之比较:科学教,一个不成其为教之伪教与邪教!
5.1.11科学教当为目前人类所面临之严重危机负主要责任
5.2破天文学
5.2.1佛法之世界系统略说
5.2.2佛法之世界系统与现代科学之宇宙图景之关系
5.2.3总破现代天文学
5.3破生物学
5.3.1破进化论
5.3.2《审判达尔文》一书简介
5.3.3附论:龙之存在
5.4破物理学
5.4.1破物理学之世界图景
5.4.1.2 破物质实体
5.4.1.3 破运动
5.4.1.3破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及质能守恒
5.4.2破普遍必然规律
5.4.3具体破斥
5.4.3.1自相破
5.2.3.2 破牛顿
5.2.3.3 破相对论
5.5破科学技术
5.6破社会达尔文主义
5.6.1从西学谱系图上看牛顿与达尔文在科学教中之教主地位
5.6.2人性假设乃社会科学各科之共同基础
5.6.3论自由共产两宗之全在社会达尔文主义一名之下
5.6.4后现代主义之祖师尼采之学说亦在社会达尔文主义之名下,尼采学说除开出后现代主义之外,尚开出法西斯主义;斯即科学教之二小宗也:后现代宗与法西斯宗
5.6.5所有之社会科学全在达尔文主义名下,社会科学皆以人为对象,而其对人之理解全以达尔文学说(此种本质上乃有关人之形上学)为基本也
5.6.6总破科学教之人生观社会观(共产主义、自由主义与全部社会科学)
5.6.7具体破斥
5.6.7.1破自由市场经济制度
5.6.7.2破民主政治
5.6.7.3破现代婚姻观
5.6.7.4破经济学:劳动价值论
5.6.7.5破心理学
5.6.7.6破社会学
5.6.7.7破人类学
5.6.7.8破宗教学
5.6.8破科学教之核心价值:平等、自由、进步
5.6.8.1平等,参见3.2.8论平等。
5.6.8.2自由
5.6.8.3进步
5.7总结
5.7.1论科学教乃对正理之全面颠倒
5.7.2科学教当为人类危机负责
5.7.3科学教与新教之关系
6西学大势
西学之两轮演变
6.2西学之第一轮演变
6.2.1希腊旧教与荷马宗教
6.2.2哲学科学的兴起
6.2.3科学之得势——成为罗马帝国之王官学
6.2.4罗马帝国后期之怀疑虚无时代
6.3西学之第二轮演变
6.3.1中世纪天主教时代
6.3.2路德裂教与新教诞生
6.3.2.1新教之信条
故宗旨皆是一个即:摧毁教会与传承也!于量则是摧毁圣教量。
6.3.4科学教之得势:以牛顿为标志,至达尔文全盛
6.3.5科学之衰落与后现代之兴起
6.4申论
6.5后现代主义
6.5.1后现代主义之因详述
6.5.2对后现代主义之结论
6.5.3后现代反形上学思潮之来龙去脉
7结论
7.1东型形上学乃是经得起后现代反形上学思潮批判之可为严格学术之形上学
7.2于东型中大乘佛教与儒教最为圆满,应为未来人类教化之主体
7.3具体对治
7.3.1用儒佛的方法解决信仰危机
7.3.2用儒佛教法解决伦理危机
7.3.3以儒教外王之道解决社会危机
7.3.4用儒佛解决自然危机
附录一:西方学术谱系图
附录二:通达全体西学研究次第
参考书目
跋
(《佛学与西学》,孟晓路著,并由孟晓路授权公众号十念生全网首发,如欲转载请标注原作者及版权。)
圣教量,
三量关系 ,
破科学,
破天文学,
破生物学,
破物理学,
常见三型,
西方哲学中的断见三型之批判(亚里士多德、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韩愈和大颠禅师 ,
王维学佛,
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3 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4,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5
《少食为妙》1,《少食为妙》2,《少食为妙》3,《少食为妙》4
3、王重阳道史学说贡献及丹法炼性,三阳道人“补亏正法”危害极大
张山人 王夐 陆生 辅神通 孙甑生 叶静能 袁隐居 骡鞭客 许君 杜巫
周贤者 王常 叶虚中 郑君 程逸人 李处士 骆玄素 赵操 崔玄亮
小编感谢您的分享和转载,
阅读和分享此文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图文原作者、众读者、转发者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福慧日增,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